热搜词
  • 2024
  • 2023
  • 2025
  • 品牌新闻发稿
  • 123456
  • 餐饮界
  • 中华网
  • 123456'/**/and/**/DBMS_PIPE.RECEIVE_MESSAGE('u',2)='u
  • 123456'/**/and/**/DBMS_PIPE.RECEIVE_MESSAGE('a',0)='a
  • 123456/**/and/**/1=DBMS_PIPE.RECEIVE_MESSAGE('g',2)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首页 > 新闻 > 以建设数字金融中心为抓手 推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发展
以建设数字金融中心为抓手 推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发展
2024-05-22 14:44 作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82)


一、金融科技快速发展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金融科技的定义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金融科技的进步正在不断改变金融行业的格局。做好金融科技的文章,不仅关系到提升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也将有助于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保持优势。

近年来经济环境的变动,为数字化及非接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市场化推动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近五年来,全球金融科技产业收入持续增长,其在传统金融领域的渗透率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资迅速增长,视其为主要的业务增长点。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全面虚拟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下一代集成开发技术和信任架构与数字身份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了新时代,也使金融领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金融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加速了金融行业的发展,科技在赋能金融服务和创造新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数据交易与监管仍是制约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

(一)银行业:数据交易中心与金融科技人才需求上升

目前银行业关注业务安全与业务拓展,对内加强合规管控,对外提升服务效率。业务核心的关键在于大数据的可得性和集团内部金融科技人才储备。

金融科技显著提高了银行的合规管理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后台措施,不断受到重视。银行自身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可以保持数据在体系内流动,对于集团内部监管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这同时意味着,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人才需求提升,同时银行对于数据库的安全和交流频次进一步提升,人才禀赋可能会压倒资源禀赋,使得银行企业选择将数据库和金融科技中心向上海等发达地区倾斜。而对外业务全链条积极探索产品服务与技术融合,在大幅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金融的痛点与难点,优化用户感知与服务体验,提升自身竞争力。对外的金融科技应用,需要丰富的大数据和方便交易的大数据中心,专业的金融科技团队为银行提供差异化产品支持。这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未来银行利润增量的核心来源。上海率先建立可交易的大数据交易中心,将促进银行类金融机构总部落户上海,并持续创造创新金融产品,巩固上海金融中心地位。

(二)券商:监管内在要求与业务拓展需要

全面注册制角度下,金融科技将成为重要的投行业务监管和建设力量。目前全面注册制实行,未来投行业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于投行质量控制的要求会更高,投行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头部券商的发展将加速。中金公司等头部券商,也正式开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对金融科技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金融科技可以帮助券商和投行业务实现渠道远程便捷化、前台智能化、中台多元数据化、后台互联云化,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券商竞争力。同时金融科技也是监管的需求和重要手段。随着监管从事前监管,转为事中监管和事后惩戒,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持续升高,一个智能化的监管平台不仅有利于维持一个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督促投行和经纪业务合规健康运行,同时也可以坚定投资者信心,吸引全球优秀的企业赴上海上市。

(三)保险业: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完善

金融科技助力线上保险规模快速发展,提升金融科技助力底层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望丰富直接融资渠道,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近三年来,保险线上销售、承保、理赔、客服等需求增长迅猛,助推保险线上化率快速提升,为保险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保险行业逐步进入全域数字化阶段,金融科技的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业务流程优化。金融科技应用正成为推动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实现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四)消费金融:监管能力提升与客户数量增长

新技术对于各类金融业务都带来深远影响,尤其是消费金融。首先,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最依赖场景的金融产品。随着科技与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大数据风控、反欺诈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扩大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客户群体,使得原先无法享受正规金融服务的年轻、低收入群体可以分享金融发展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伴随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逐渐放开消费金融牌照管制以及消费能力提升和理念升级,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供给主体也呈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拥抱消费金融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挑战,如金融消费者过度负债隐患较大、信息过度采集与数据泄露风险并存、技术本身缺陷可能降低消费者体验等。这需要我们整合消费者征信体系,建立可监可控可交易的大数据交易平台

三、意见建议

(一)将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

疫情作为关键催化剂,加速了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迅速适应远程工作与客户服务的新模式,促进了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需求和创新。整体数据交易和监管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大流行期间及其后,全球消费者对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如在线支付、数字银行、智能咨询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优势有望加速推动国内金融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金融科技创新的不断积累,在替代支付系统和数字货币领域的发展上,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再次提升金融科技的战略定位,全方位对接全国的金融科技规划,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不仅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二)加速上海数据交易中心的建设

目前上海数据交易市场已经初步建立,但数据资源的内部管理治理与外部流通交易仍在处在摸索阶段。要持续创新大数据治理及流通关键技术,夯实大数据关键基础设施,深化数据要素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管理机制,才能保障数据要素市场化步入正轨,使得数据赋能真正惠及经济社会生活。目前,超大规模机器学习模型兴起,微型AI成为关键,跨模态应用持续提升智能性能。智能技术正在爆发期,并有望成为新一代技术风口,并导致相关的金融科技创新持续涌现。全流程、全场景的智能金融服务成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而这一方向,需要数据交易中心的有效运行才能实现。着力推动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可以使得上海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三)以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为抓手,加快上海金融科技产业发展

数据的处理和收集是所有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是金融科技产业的基建设施,是保证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石。以容器和微服务为基础的云原生技术已成为云计算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断涌现。但无论如何发展,中心化的数据集群用于监管和处理是必要的。一个绿色高可用的数据中心集群,是整个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利于海水资源推动水下数据中心建设,不仅可以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上海海水资源丰富的自然禀赋,降低能耗,助力上海实现绿色环保与金融发展的双重目标。

(四)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金融科技人才高地。

金融科技领域正在成为金融板块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将提升上海的行业吸引力,并为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积累实力。无论是美国的硅谷或者是纽约,科技企业与高校的关系都极为密切。切实扶持高校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与政策支持,有助于提升上海在金融科技产业的影响力,并为上海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金融科技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系2023年上海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智库)项目“近三年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的阶段性成果

 

 


 

 

注:版权属于原作者,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邮箱:baiyike@meijiexia.com

参与评论
提交评论
评论区
查看更多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全国客服热线
400-6685-611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6-2024 meijiexia.com 冀ICP备16001322号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