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 2024
  • 2025
  • 2023
  • 2026
  • 品牌新闻发稿
  • 123456
  • 中华网
  • 餐饮界
  • 新浪
  • 凤凰网科技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首页 > 头条 > 成本攀升VS体验升级,大咖共议破解商保福利平衡之道
成本攀升VS体验升级,大咖共议破解商保福利平衡之道
2025-07-29 17:05 作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4)

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经营压力剧增,核心人才的吸引与留用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保福利作为关键竞争力备受关注。商保福利在实际业务推进过程中,常面临成本日益攀升、员工健康福利效能不足等问题,如何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福利按需分配、满足员工真实健康需求,成为企业优化福利体系的重要课题。


为帮助企业了解全行业员工商保设计与管理的现状,智享会联合保险极客全新打造了《2025企业员工保险的设计与管理调研报告》,旨在为企业商保设计、管理以及优化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此报告于2025年5-7月陆续在北京和上海召开了发布会。发布会分别特邀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到达现场,共同对报告进行深度解读,并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和分享企业健康福利的实践与创新。


到场嘉宾(按照企业首字母顺序排列)

宝尊集团人力资源与行政副总裁 徐晶艺Jenny

保险极客华东大区负责人 范佳琦Frank

保险极客综合业务部总经理 张威

联想集团薪酬福利高级经理 李秀艳

惠普中国区福利负责人 吴恩琦 Vivian Wu

中微半导体人力资源部执行总监 周嘉隽


企业预防性健康投入:物超所值的战略投资


惠普中国区福利负责人吴恩琦Vivian Wu认为:“企业健康管理投入绝非单纯的成本支出,更是一项高价值的战略投资。”数据显示,企业预防性投入每增加1元,便可减少3元的治疗成本。某国际头部互联网企业曾统计,公司每年亚健康员工比健康员工的平均病假多请16-17天;亚健康员工平均工作效率比健康员工低18.2%。合理的健康管理投入至关重要,可以直接减少员工缺勤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减少数亿元的成本支出。


中微半导体人力资源部执行总监周嘉隽,对健康管理工作同样十分重视,他指出:通过健康管理投入降低疾病发生率,是企业控制福利成本的有效手段。但当前企业健康管理普遍存在成本投入失衡问题,多数资源集中于事后医疗报销,预防性支出微乎其微。企业亟需转变观念。配置预防性健康福利、完善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可让企业健康管理效能显著提升,进而提高员工健康水平。


保险福利已成为健康福利的核心支柱

数据显示,79.88%的HR认为保险福利在其健康福利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83.91% 的企业将商保等同于法定福利的延伸。宝尊集团人力资源与行政副总裁徐晶艺 Jenny 指出,商业保险正从单纯的风险兜底工具,逐渐进化为企业福利战略的“柔性杠杆”,它能精准撬动健康管理效能,优化福利成本结构。宝尊集团通过与员工建立双向反馈渠道、合理运用数据分析工具等管理方式,打造出“降本不降质”的商保福利方案,让其变成为员工健康全方位保驾护航的利器。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商业保险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可选项,而是构建员工健康保障体系的基石和关键组成部分。联想集团薪酬福利高级经理李秀艳给出建议,企业HR需从被动购买转向主动规划,注重与供应商深度协同设计保障方案,将商业保险深度融入整体福利策略。HR需要更精准地识别员工健康风险图谱如年龄结构、慢性病趋势等,基于此明确保障缺口,并据此向供应商提出定制化、前瞻性的产品与服务需求。

商保福利成为刚需、体验与成本如何兼得?


“2025年,73.57%的企业在设计保险方案时,最关注保险费用的合理性,较2024年进一步上升。”保险极客综合业务部总经理张威认为,多数企业已开始逐渐减少形式主义福利,转而将预算用于打造更实用的商保健康福利。但当前政策与市场环境压力倍增,直接导致商保福利成本连年攀升。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平衡员工健康福利体验与企业成本控制,成为企业HR要面临的重要命题。


福利严格控费是当下经济大环境的趋势,企业如果合理地进行商保方案的调整,可明显提高方案的适配性和性价比,可优化成本支出,还能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保险极客华东大区负责人范佳琦Frank表示,公司打造的创新型保障方案,可实现商保保障的合理分层,兼顾风险保障与个性化健康服务,能低成本满足员工基础健康保障需求,同时留出较大的福利弹性空间,帮助企业提高员工健康管理能力,可以做到同样的价格,方案最优,真正实现了员工体验与企业成本的平衡。

写在最后:

商保福利的管理与优化并非简单的成本削减,而是要通过前置性健康管理与精细化方案配置,实现福利效能提升的战略转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还可将福利资源精准匹配员工健康保障需求,升级员工福利及商保体验,在员工福祉与企业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注:版权属于原作者,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邮箱:baiyike@meijiexia.com

参与评论
提交评论
评论区
查看更多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全国客服热线
400-6685-611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6-2025 meijiexia.com 冀ICP备16001322号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