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康险作为我国多层次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主要集中于解决健康人群在投保后发生的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补偿,却对亚健康人群和已病群体极少涉足。在今年的全国医保工作会议上,国家明确要求针对“带病体”开发保险产品,而不是仅保“健康体”,进一步拓宽服务人群。爱心人寿自2023年起就开始尝试探索带病体保险产品,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爱心人寿创始人、董事长张延苓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带病体患者已经超过4亿人,但针对带病体人群的商业保险供给却远远不足,不能满足“健康中国”战略下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健康险要打破传统商业模式的局限性,就要以产品创新承载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爱心人寿聚焦健康管理,打造“保险+医疗”创新样本,探索预防式管理医疗路径。
相比于其他保险公司,爱心人寿的“医疗+保险”具有先天优势。依托其大股东新里程健康的万名医生资源和医疗实力,爱心人寿打破了行业壁垒,率先推出了“防癌险健管融合”、“弘慈肺结节管理”、“甲状腺结节管理”、“乳腺结节健康管理计划”等,形成了管理式医疗差异化落地路径。弘慈医院以体检场景切入,依托肺结节管理计划实现50%到院转化率,并计划延伸至心血管健康管理。
“爱心人寿守护神爱无忧防癌健康管理计划2.0”也是爱心人寿对健康险市场的一次全新尝试,它就放宽了特定疾病的核保尺度,肺结节、非复发肺癌、宫颈上皮内瘤变、非复发甲状腺乳头状癌、胃息肉、肠息肉等带病群体在通过核保后也可投保,真正解决了带病人群投保难的问题,扩大带病体人群的保障群体范围。同时,爱心人寿“防癌险2.0”还构建了覆盖“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闭环,创新发布的中老年防癌险产品将重点放在健康管理前置,通过定期筛查和健康管理,形成“主动式的健康管理”,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管家式、医疗级的早筛防癌服务。
从“保疾病”到“管健康”,从“赔付型”到“服务型”,爱心人寿的带病体保险创新有效的解决了带病体保险和现有医疗医药之间的连接不足、保险公司难以开发设计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带病体产品等难题,有力的承接起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同时,也为爱心人寿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注:版权属于原作者,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邮箱:baiyike@meijie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