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 2024
  • 2025
  • 2023
  • 2026
  • 品牌新闻发稿
  • 123456
  • 餐饮界
  • 1/**/and(select 1)>0waitfor/**/delay'0:0:1'/**/
  • 1/**/and(select 1)>0waitfor/**/delay'0:0:6'/**/
  • 1 AND (SELECT 5610 FROM (SELECT(SLEEP(6)))YBoe)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首页 > 新闻 > 2025年帕金森病专科中心建设经验分享及学术交流会(济南)成功举办
2025年帕金森病专科中心建设经验分享及学术交流会(济南)成功举办
2025-05-22 18:06 作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6)

2025年5月17日,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退行性疾病分会、上海市衰老与退行性疾病学会老年医学转化分会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承办的2025年帕金森病专科中心建设经验分享及学术交流会(黑、吉、辽、内蒙、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区域)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

2025年帕金森病专科中心建设经验分享及学术交流会(黑吉辽津冀晋鲁内蒙区域)现场.jpg

2025年帕金森病专科中心建设经验分享及学术交流会(黑吉辽津冀晋鲁内蒙区域)现场

 会议伊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韩辉副院长为大会致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韩辉副院长为大会致辞.jpg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韩辉副院长为大会致辞

首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北京医院陈海波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广东省人民医院王丽娟教授,分别为大会进行致辞。

陈生弟教授为大会致辞.jpg

首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为大会致辞

陈海波教授为大会致辞.png

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北京医院陈海波教授为大会致辞

王丽娟教授为大会致辞.jpg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广东省人民医院王丽娟教授为大会致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站式诊疗中心参访现场.jpg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站式诊疗中心参访现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作为本次会议承办方,其神经内科的发展历程与创新实践成为会议焦点。作为山东省神经病学发源地,该科室自 1958 年创立以来,不断深耕专业领域,2013 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04 年,医院创立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亚专业,近三年门诊量突破 1.2 万人次,辐射周边多个省份。2021 年,由齐鲁医院牵头成立的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专病中心暨中国帕金森诊疗培训基地正式启动,作为北方首批、全国第五家高级中心,它以智能化、专科化服务为核心,带动全省诊疗水平迈向新台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站式诊疗中心人工智能运动功能及运动症状量化评估指导演示.png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站式诊疗中心人工智能运动功能及运动症状量化评估指导演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站式中心参访合影.png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站式中心参访合影

 

双向驱动 多级协同 | 帕金森病诊疗新篇章

会议学术交流环节聚焦帕金森病「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专科中心建设实践」两大核心领域,各与会专家展开前瞻性探讨。

如今,人工智能和融合感知等前沿技术在帕金森病诊疗领域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局限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科学、更客观和更智能的支撑。专科中心建设与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也通过 「技术赋能中心、中心验证技术」的双向驱动,形成 “临床需求引导技术研发、创新成果反哺诊疗实践” 的良性循环,为帕金森病诊疗的发展进化注入持续动力。

在专科中心建设经验分享环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艺鸣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禹红梅教授、吉林市中心医院刘晓杰教授和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张安新教授,从专科中心体系的使命和理念出发,系统阐述了多级协同发展的实践成果。通过三级联动机制构建的协作网络,覆盖诊疗全周期,充分彰显了专科中心体系在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升整体诊疗水平中的核心价值。

学术交流会议现场.jpg

学术交流会议现场

 圆桌对话 | 聚焦基层能力提升与技术下沉

在圆桌会议环节,围绕「如何快速识别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人工智能在基层诊疗中的普及可行性」两大行业热点,与会专家就基层医疗痛点与技术适配,展开跨学科、多层次的深度研讨,从行业发展视角提出专业建议。

早期识别方面,与会专家提出「症状筛查 + 动态随访」双路径,通过标准化问诊,询问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结合步态观察、手指灵活性测试等简易评估手段初筛可疑病例;同时,对病人长期随访,做到长期管理。除此之外,进行定期的远程会诊,由上级专家快速协助鉴别诊断,避免因设备不足导致漏诊。

人工智能技术下沉方面,专家提出开发 「低成本、易操作」 的实用工具。例如,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运动数据并智能生成 评估报告,辅助基层医生客观诊断;利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技术分析黑质超声等检查结果,提升早期识别效率。远程监测技术可实时跟踪震颤、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以及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支持医生远程调整治疗方案。并提倡「人工智能辅助 + 医生主导」的模式,人工智能负责数据量化分析,医生结合病史、用药反应等临床经验综合决策,确保诊疗精准,让基层患者切实受益于技术红利。

此次讨论明确了基层诊疗提升方向,通过标准化流程强化医生基础能力,依托轻量化 人工智能工具增强决策能力,构建「精准筛查 — 智能辅助 — 快速转诊」的基层防治链条,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圆桌论坛交流现场.jpg

圆桌论坛交流现场

帕金森病专科中心发展进程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未来患者人数将会持续增加。目前,如何在疾病早期进行发现、诊断和干预治疗,如何针对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的病征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是中国帕金森诊治领域面临的问题。

2020年,全国范围建立了首批17家高级中心、34家标准中心和29家初级中心。并于2022年底新晋了9家高级中心和21家标准中心。2024年,又遴选出8家高级培育中心、31家标准培育中心和103家基础中心。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共遴选并发展234家中心。所有中心均遵循统一的诊疗指南和管理流程,并以一站式模式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专科化、精准化、全程化的诊疗服务。

构建诊疗生态闭环 | 助力全周期管理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线下一站式诊疗中心正加速向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体系升级,形成「线上 + 线下」深度联动的「全时空诊疗模式」。患者在院内可体验预问诊、智能评估等数字化服务,通过融合感知设备与 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精准评估及辅助诊断;院外则通过远程问诊、症状监测等线上工具,实时与医生互动并动态调整治疗方案。这种「线下精准诊疗 + 线上持续管理」的闭环模式,彻底打破时空限制,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周期,构建起「全时间、全空间、全疾病周期」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让患者告别就医奔波与居家失管的双重困境。

image.png

四维驱动 全链升级 | 破解帕金森病诊疗难题

「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全程管理」为基石,以「全时空诊疗理念」作为演进方向,帕金森病专科中心正推动诊疗模式从「单兵作战」「体系化协同」跃迁。随着理念持续迭代升级,专科中心建设已从区域性探索迈向全国普惠。通过技术赋能破解资源分布不均的“孤岛困境”,以标准化体系重构「多级联动、智能协同」的协作机制。这场以患者为中心的革新,不仅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更为全球帕金森病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注:版权属于原作者,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邮箱:baiyike@meijiexia.com

参与评论
提交评论
评论区
查看更多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全国客服热线
400-6685-611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6-2025 meijiexia.com 冀ICP备16001322号备案管理系统